菏泽市凌云建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0年教育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25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菏泽市凌云建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成立,是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一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34068余平方米 ,固定资产11808054元,学校建有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楼,餐厅,体育场等基础设施,教学用计算机478台。现有中专在校生189人,技校在校生2418人,共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文件精神,落细落小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制度、标准和要求,我校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化,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平安校园、美丽校园。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办人民满意的中职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德技双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重点建设、品牌引领、特色示范、协调发展”为主线,始终以质量为核心,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主线,以建设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紧紧依托行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专业教材,丰富教学资源,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现代功能型中职学校建设。
1.2 学生情况
随着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增强师资力量,设置市场需求的专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增强了学校对社会的吸引力。学校的招生规模、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学生(学员)的专业结构、受教育形式随着产业发展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019年中专招生181人,其中建筑专业27人、计算机专业154人,在校生189人,2019-2020年度住建系统特种作业新取证与继续教育累计培训4800余人次,合格率97%,为菏泽市带来了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在抓好教学质量、做好学生教育的同时,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为社会输出大批实用性技术人才。
1.3 教师队伍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本年度两次面向社会招聘优秀老师,目前,中专专兼职教师84人,其中专职教师49名,兼职教师35人,专职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占77.2%,其中5人有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6.3%,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3名,占27.6%。与上一年相比略有提升。
今年,建成了机器人操作室,网络电商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等,建成了数字化校园网络全覆盖,毕业生就业率97%,学校多次受到上级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表彰。
1.4 设施设备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已建成千兆校园网络。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网络遍及教学、实训、办公、生活区等各个区域,计算机教室10间,网络多媒体教室59间,各类主要设备1194余台套,总值478.47余万元,生均2.531万元,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90%,生均实习实训工位0.6个。计算机实训中心面积学校拥有纸质图书28500余册,电子图书20028余册,生均纸质图书约106册,固定资产总值1180.8余万元。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学校认真贯彻《关于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明确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任务及保障措施。落实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和完善体育达标、测试、建档和上报工作制度。
各位体育教师负责按照方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和指导锻炼,负责成绩的收集、整理并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分标准如实填写表册,及时上报录入成绩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单的打印。
2.2 在校体验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我校在保障师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了 “开学第一课”、“红心向党”、“冬季运动会”、“军训汇演” 等多形式、多类型的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踏入社会打好基础。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及时征集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生活、校园安全等方面的满意度,征集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和服务。理论学习满意度97.2%,专业学习满意度5.4%,实习实训满意度98.3%,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8.9%,生活满意度96.1%,校园安全满意度98.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8.5%。学生对各方面满意度同比均有了较大提升。
2.3 资助情况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贫困生扶助长效机制,帮助各阶段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任务,同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根据财教[2013]84号、110号,鲁财教[2013]50号文件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对招收的所有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一律免收1900元学费,同时对18名申请贫困家庭资助学生并审核办理了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助学金卡已全部发放到位。 学校对学生的资助情况,对个别家庭极其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并提供勤工俭学的 机会。
2.4 就业质量
学校对毕业生的跟踪服务常态化,对工作不理想的学生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安置,并注意收集毕业生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不断加以改进。同时积极帮助毕业生寻求政策支持,多措并举,毕业生满意度达98.5%。
2.5 职业发展
学校除开展相关专业课外,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积极申请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技能竞赛等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
突出专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开设新专业、增强学校专业活力的同时不断强化原有专业的建设,同时开展品牌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行动,对专业建设实行项目建设机制。各专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严格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要求,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促进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和课程、教材建设的规范化、系列化,并在每年度进行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3.2 教育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文化基础教育,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的要求,各专业均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程。同时,为加强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专业还开设传统文化、国学、普通话等课程,丰富了课程设置的内容;注重体育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国家体质检测并及时上报数据。另外,学校还特别重视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所教相同学科老师建立教师小组,开展集体备课、学情讨论活动。教务处,教研室不定期召开教研会,全体任课老师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沟通讨论,全面落实职业课程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学校投入足够的资金,设立专项经费,成立“师资管理领导小组”,采取招聘、选聘、兼职等方法,定期充实教师队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措施,利用进修和继续教育手段,多渠道、多举措培养培训师资,建立起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课程建设。建立完善课程体系,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体系建设理念,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理实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结合社会需求实用性人才的要求,科学化、系统化设置课程。
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目前,学校共有实训室10个,计算机478台,多媒体教学体系逐渐形成。
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建筑类专业购置了资料整理软件、建筑识图软件。教师教学资源、授课方式、教学模型实训设施等越来越丰富。
教材选用。学校使用的公共基础课、德育课、专业主干课程均选用国家规划教材,部分专业课使用校本、地方、行业教材。所有教材都属正版教材。
3.3 教师培养培训
教师是办学之本,是立校之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校立足办学目标,科学筹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灵活有效、深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活动。使广大教师在师德水平、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技能、班主任工作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精心组织,针对我校的特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开展“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合理地安排了培训内容,注重了培训的实效性。规范教学行为,系列化的培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升了能力,真正做到强师德、铸师魂。
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了全省技工院校(山东省创业培训系列教程)创业讲师培训班,参加了2020年度山东省技工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培训,开展了新冠病毒防疫知识全员培训,开展了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培训班,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分享,开展了校园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及消防知识讲座等各项活动。每次培训结束后,都会收集参与培训教师的学习心得、学习笔记、研讨案例、教师教育教学案例等材料,并积极邀请外出培训老师给未能外出老师进行讲解,温故而知新。通过各类培训,切实提高了我校教师师德修养,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突显个性特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4 规范管理情况
(1)教学管理
紧抓常规工作继续深化以系为单位的教学管理改革,将责任下解到以小组为单位的管理单元,各科组长作为小组第一责任人,辅助教研室主任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为了加强质量意识,充分、高效的利用教师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我校人事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增强教学活力,学校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各专业课程设置标准,修订了《教师工作规范》、《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要求》、《教师量化考核细则》等制度,作为指导各级教学管理工作的政策依据。为了督促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务处组织学生开展评教活动,使教师直接获知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分项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及时改进不足、完善教学。教务处通过网络视频监控,有效掌握教师上课动态,变教学质量事后控制为过程控制,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2)学生管理
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制定了《课堂规则》、《学生操行量化管理办法》、《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学生奖惩规定》、《学生活动加分分标准》、《班级量化标准》等一系列制度,面向学生全体,规范教学管理工作。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基础课程的教育。各专业按照建设指导方案的要求,开足开齐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平台,完善并形成了理实结合的教学机制。加强质量监控,形成了企业参与的多元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学校还开设《道德法律与人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普通话》、《就业指导》等创业基础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强技、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建满意职业教育”的原则,以德育为基础,分入学诊断-引领成长-自主航行三大步,同时融入职业指导、礼仪、企业文化等内容,搭建起中职学生学习生涯全过程的综合成长框架,进一步丰富德育内涵,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三年的职业学校生活中,种下快乐、成功的种子,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体面地就业,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为学生的终身就业服务”为总体目标,从德育课创新、校本课程学习、“道德讲堂”开设,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辅以开展心理健康和企业文化渗透为支持手段,以新生入学、基础学习、专业学习和实习就业四个阶段为引航主线,以学生性别差异、个性差异、习能力差异、行为习惯不同因材施教,实施心理疏导、学习个别辅导、礼仪养成等教育,以矫正、引领为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分类分阶段,有针对性进行成长引航,编制学校育人立体网络,实施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工程,实现学生由“引航”到“自主航行”的转变,打造符合行业企业综合能力要求的高素质职业人。
-
对学生的管理严格按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执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考核评比责任到人。
-
为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
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建设平安校园。
-
做好国家资助工作。
-
多种途径和方法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抓好迎新、入学教育和军训工作。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
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3)财务及后勤管理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统一财务管理,会计制度完备,手续齐全,严格遵守国家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后勤管理严格、服务到位,宿舍、教室、公共环境、设施设备监管维护及时,措施得力,奖惩严明。
(4)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的工作方针,始终狠抓学生的日常管理,通过设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扎实有效开展各类的安全教育、严格落实日常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等途径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学生校园安全满意度98.5%。
(5)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
成立科研管理小组。学校成立以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教务科长、专业科长为副组长的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范围内的教研活动进行规划和监督。由教务科牵头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对全校范围和专业科内的教研活动进行整体安排。
制定相关制度。为了及时、准确掌握教师的教研成果信息,建立健全教师业绩档案,促进教师队伍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校制定了《教研成果登记管理规定》等制度,实行对教研成果的登记管理,对教师的作品发表、论文获奖、比赛获奖、荣誉称号及其它奖励加以规范。
积极开展公开课和课题研究。借助公开课活动,加强教学研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选派一名教师开设公开课。学校还以省、市、区级优质课的评比为契机,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在年度考核和评先树优中,向在公开课、优质课中获奖的教师倾斜。在进行中的课题是省级课题《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研究》,市级课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年底顺利结题。
利用大赛效应。学校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强化技能教学管理,开足开齐实训课程。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带领学生参加大赛,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组织学生在2020年度菏泽市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技能大赛的建筑CAD项目中获得菏泽市第一名,在建筑测量项目中获得菏泽市第二名;在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学校组织师生参加的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山东省省级复赛中,录制的作品《角儿》获得中职组省级一等奖。
(6)管理信息化水平
完善学校管理信息化,建成了覆盖全校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化校园平台运行良好,建有覆盖学校教学、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为全体师生提供了的基本网络服务和正版软件服务;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根据专业对口新建增加计算机数量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
3.5 德育工作
我校校顺应中职教育“立德树人多样成才”的发展形势,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建立了工会、志愿者协会、学生会,成立了舞蹈、音乐、文学、篮球、朗诵、乒乓球社团等群团组织,建设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拓宽了宣传渠道,努力做好德育工作。
认真开展每周两节的德育课教学,以《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课程为主,重视纪律、习惯、礼貌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举办法制安全、礼仪、心理健康等专题讲座。(1)能够重视提高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2)学校开课情况为每个班级每周2-4节德育课。在硬件方面:增设了多处固定宣传栏和4块活动展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无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9月16日成立了儿童剧艺术社团。在9月份的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山东省省级复赛中,建筑技校作品《角儿》获得中职组省级一等奖,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国赛。在“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宣传展示和典型案例遴选工作”中,我校两个作品《富贵花开、国色天香》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入选省级比赛。
3.6 党建情况
今年成立了山东菏建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撤销了原学校党支部,现有党员30人,4个党小组,3个支委,下设团支部。党支部按照年度工作计划,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党建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聚焦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合格党员标准,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突出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位党员写了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观看警示影片,将“两学一做”落到实处,在实际行动中做合格党员,做教职工表率。
建立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会议和党小组会议,坚持支委委员在主题党日活动上讲党课;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积极引导并督促党员通过“学习强国”、“灯塔在线”APP进行学习,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目前不管是市内企业还是市外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的工种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业务、技术型、普工等相对灵活性的就业人员,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而高级技工在人才市场中更为抢手。
随着目前社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的基本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这也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成才观念和教育改革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导致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仍将读大学、考公务员作为最主要的成才选择,选择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人少之又少。而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并不能与市场需求相衔接,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4.2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和实习情况
与本地企业合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与本地企业长期签定合作协议的单位有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菏泽市建设监理公司、天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方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①典型案例(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自1986年建校以来,我校的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造价专业就与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每年的毕业学生均有70%到该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在此基础上,我校与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就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进行了多次商讨,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三赢为指导思想,在定期派遣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有效的校企合作途径和方式,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经过我校和菏建集团的不懈努力,校企合作成果显著。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工学结合和学生零距离就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建筑类专业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一方面把工学结合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切入点,在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化镍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工作思路,对接校企合作之间的三英热点,综合运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我校稳固的校外定岗实习实训基地。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商教学模式。我校与和作业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模式,避免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相脱离。我们以建筑施工的岗位技能需求为核心进行校企合作研讨,以工程力学、工程测量、CAD制图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论证,“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堂教学与实训场所”、“实训场所与施工现场”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确立。
为合作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为合作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已与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双向选择,合作企业可优先录用我校的优秀毕业生。
我校与外市企业的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我校目前与外市企业合作的单位有上海万淘电商、富盛集团济南分公司、北京爱果冻科技有限公司、漳州罗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赤度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均采用学生实习的方式进行合作。占校企合作单位的63.64%。
与本地企业相比,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外地企业的薪资待遇相对高一些。本地学生更想走出本市去外省市发展,开阔眼界。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2019年3月由菏泽市凌云建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龙头组建菏泽市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将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校企共赢为目的,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建立适用市场经济体制和菏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建筑技术类职业教育办成重要的民生工程,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中级技能人才,必将大幅度提升菏泽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推进菏泽产业结构的升级,为菏泽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学校充分发挥牵头的优势,联合另外14家大中型建筑企事业单位,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平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学校和企业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企业共同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形成了多元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先后制定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协议书》、《下厂实习规章制度》等多项校企合作管理规定。
5.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针对土木水利类专业成立了建筑工程测量、建筑CAD、建筑预算、钢筋工等技能训练小组,针对信息技术类专业成立了计算机组,由专门教师负责,常年进行技能的训练。学校毕业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较之以往更能胜任承担的工作岗位,在毕业生跟踪回访中明显地反映出来,本年度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4%,比上年度提高一个百分点。
5.2 社会服务
培训服务。建成特种作业培训基地,创新了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了建筑业的竞争力,对提高全市建筑业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防止和减少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出了贡献。学校2019年,共培训学员4800余人,合格率97%,为菏泽市带来了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效益。建立特种作业培训基地,满足了建筑业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提供了便利、平台。通过集中培训,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且大大节约了企业培训员工的资金和时间,促进了企业顺利地运转。
学校效益。基地的建立推动了学校的专业建设。专业教师直接与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接触,促进了各种新规范、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将实践内容带入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基地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增进了企业对学校的了解,为招生工作带来了优势。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高也得益于此。
5.3 对口支援
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青年人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达到帮扶、脱贫奔小康的目标,菏建国投对菏泽市帮扶对象实施技能人才扶贫,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让孩子到学校学习建筑施工、工程预算、工程监理、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毕业后从事工程项目施工员、预算员、监理员、资料员等管理工作。学习新型房屋建造技术---装配式建筑,毕业后成为现代化蓝领产业技术人员。
5.4 服务抗疫
受疫情影响,学校响应上级号召,自2020年1月份寒假开始,直到5月都未能在校授课,对学校的教学进度、学生管理和学校的收入均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把疫情对于居家的学生影响降至最低,我校积极开展线上授课活动,通过钉钉线上等软件进行授课,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2月份,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学校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建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师生健康台账,并根据教育、人社、卫生等部门的工作安排,制定了学校的日常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舆情应对预案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日检、卫生清洁消毒、缺勤登记追踪、师生请假外出审批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学校研究制定的开学工作方案和前期疫情防控通过了教育、人社、卫生等主管部门的联合核验,并成功于5月25日开学。
学校开学后,根据相关要求,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实行学生错峰放假、返校制度,衔接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转换对接工作。为加强学生放假安全,减少学生与外界的接触频次,学校主动与菏泽城际公交有限公司、菏泽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系并达成一致,在学生放假当天,公交车来校接送学生,定点定向送学生至各县区、乡镇,真正实现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的对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学生返校后,学校要求全体任课老师在开学第一节课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工作,向学生们讲述在疫情斗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疫情防控人员的事迹,和疫情防控小知识,如口罩怎样佩戴、废口罩如何处理等等,既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增长了学生的疫情防控水平,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疫情防控能力。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按照国家规定,在校生均享受每年减免2000元的学费和10%困难学生共18人享受每年2000元助学金补助。
6.2 政策措施
我校为国企支持办学,教职工的编制为企业编。菏建国投、菏建教育公司大力支持我校发展,在东校区的建设上给予学校全方位的支持,各级领导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学校也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保障机制,打造“平安校园、美丽校园”。加强舆论宣传,在职教活动周期间,深入附近小区宣传国家相关政策,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7.特色创新
我校邀请退伍教官来学校参与管理,学生宿舍、学生集会等项目,进行准军事化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职业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理想品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他们的心理结构和精神面貌,有效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主要问题:
近年来,学校的整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新问题,新矛盾。
-
信息化教学系统还有待加强。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对信息化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在信息化教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为适应新形势,还需继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加强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
改进措施:
今后,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落细落实各项任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一是加强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建设,加大“互联网+”、慕课等教学平台的投入,多向其他学校学习先进经验,打造信息化教育教学校园平台。二是创建品牌专业,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定向培养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力度,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三是制定培养教师成才机制,根据教师的的专业方向不同,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工作,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菏泽市凌云建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1年1月21日